
托D小姐的鴻福,這個下午,我既有古古力冬甩吃,又有鹿仔香檳喝,好開心。這也是個嶄新感受,甜的東西遇上不太甜的有汽飲品,而且在辦公室工作的下午,喝著6%酒精飲料,很妙!
更爆的,是心細如塵的D小姐,還買來了開瓶器(!)。嗯,漂亮的女子,為我帶來下午茶,你們羨不羨慕?
#####電腦上的墻紙,是我偷偷在文小姐的Flickr上複製下來的,好美的白雛菊。

耳環是「Isabel Marant」。我的髮色向來不夠黑,啡中帶褐,閃燈下更呈微紅。全遺傳自我媽,媽媽小時候的乳名,就叫「黃毛」(用客家語,是怎唸的?我媽是華僑來的)。有段時間,我常羨慕別人的髮色那麼烏亮,在人們一窩蜂去將頭髮漂成啡/金色時,我則想過去將頭髮染黑。
有人問我穿不穿本地設計,當然穿,只是不多。多年前,當「Initial」還開設在元朗時(他在元朗起家的),我已進去逛了。有個本地牌子,叫「Hers」(尖沙咀的店,在利時商場後面,銅鑼灣也有店),專做鞋的。今天剛好我穿了這雙四吋的高跟鞋。
娛樂題:你知道誰是張靚穎嗎?……你能用國語唸出她的名字嗎?……(假如你正嚐試在唸,那麼你應該處於十級無聊中)



很久沒寫時裝,好懶。很久也沒將吃過什麼大餐圖文並荗地寫出來,也因為懶。另一個原因,是曾看過追渣沽先生的某段文字,大意是說,看到現今的女孩子,好喜歡在進食前拍下食物,像拍下遺照,留待日後懷念……有點黑色幽默的一段字,也讓我想到,其實吃東西是為了寫blog,還是真的在享受那頓飯呢?














Ca小姐剛買了雙「Costume National」,兩吋半的鞋根,對她而言已算極限。而我一直也很想買一雙黑色的,款式最簡單的黑色高跟鞋。別以為那很好找,事實上,一點也不。雖然大多的鞋商都有生產最簡單的黑色高跟鞋,但一雙看上去亮麗的,皮質好的,穿來舒服的(那又關乎鞋子的設計問題,鞋籠與鞋罩的配合等等),其實好難找。即使法國紅牌「Christian Louboutin」那雙四千多元的黑色幼高跟鞋,我穿上去,也不太舒服。我的右腳腳面稍大,強調修長感的「Christian Louboutin」我自是難於凌駕。「Sergio Rossi」的也很美,可惜我不想買漆皮的。
後來看到西班牙牌子「Magrit」(包裝倒挺講究),比上述兩個牌子,便宜一倍。這牌子在西班牙本土很hit的,專攻三十歲以上女性的市場,設計較平實,以質取勝。但你們有否發現,西班牙出產的鞋,與「Made in Italy」或「Made in France」出產的鞋,真的差一點。只看鞋底,那些縫合的地方,西班牙的都較粗糙。
假如晚上我在家吃飯,那個裝飯盒的動作,是我自己完成的。不外乎都是裝幾口飯,大量的蔬菜,加一兩塊魚/肉之類。很輕便。但假如我不在家晚膳,那個裝飯盒的動作,則由家傭完成。根據過往經驗,她裝的飯盒,大部份時間都讓我覺得好震驚,尤其在開啟的一剎。
好怕太陽的我,最近避無可避地,也日光浴了幾趟。你看我的手腕,黑了很多啊!我曾經好想去紋身,位置就在手腕上。因為長久都喜歡大體積的手錶,所以紋了身後,把手錶蓋上去,也沒人會留意到。我的算盤是如此打的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