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環「Sistyr Moon」(雲咸街的大舖)這兩年來,進的貨愈來愈恐怖。以前有「Karen Walker」及「Eley Kishimoto」撐場,但這幾季下來,兩隻牌子都沒什麼看頭,「Eley Kishimoto」還出了男裝,將女裝概念移花植木,點搞呀?又不停與人cross-over,唉,我看到頭都痛。除這兩大牌子,剩下的,還有「D & G」,「Just Cavalli」(看到嗎,全是副線),「robert cary williams」(齋tee)。當然還有好些我不熟悉的英國牌子,十分街頭那種。
對街頭服,我向來敬而遠之。自知沒有那種型格,穿不起破爛(有型)的衣服。街頭服也分好多種,街頭/街邊/街尾,真是千變萬化。說回「Sistyr Moon」吧,今年只去過兩三次,還是趁減價期間才去。那裡的減價制度有點煩,全沒有述明打了多少折的,你非得問問店員。現在有些七折,有些半價,也有些是原價未減的。那裡有個售貨小姐,與我們頗熟落,我們看著她懷孕,看著她產子(不是親眼目睹,譬喻法唧)。除了她,其它的店員我都覺得很虛偽,服務也一般。
+++++
中環「Martin Margiela」偶爾會去。那裡的店員會好主動跟你打招呼,你來時「Hello」,你走時又「bye-bye」,而且還附加親切笑容一個。不過我最想說的,是那條傾斜度有75度的樓梯,真是每次去,都一步一驚心,尤其是穿了高跟鞋的日子。我每次都會想,「究竟有無人喺度仆過呢?一定有!」。2樓男裝部我還未去過,就是爬了那條75度斜的樓梯後,已感到虛脫,不能再上了。店員穿白袍,有時站在那裡,我又看飾物看到入神,忽然背後有人動,我會嚇一跳,以為柱子都懂說話了。
+++++
原來中環開了間「Baby Jane」。當然那麼賺錢的副線,沈先生要開多幾間。其實在中區開「Baby Jane」,也不就等同舊時的「i.t.」嗎(即現時的Ape)(我很落伍,還未進過Ape哦)?以前的「i.t.」,是個OL勝地。題外話:不知怎的,我常常都覺得自己不能與OL相處得來,也覺得她們很煩,甚至有點歧視她們。但,我不也在別人眼中,是個OL嗎?其實我們都在那個圈圈中,沒有分別。千萬別以為自己的層次高過別人,真的如此想,「那只因你心裡有鬼」(套用朋友肥仔的話)。
+++++
「D-mop」,唉。樓上那層我們又嫌不能穿上班,見到「Y-3」又不停揶揄說只有小朋友才愛穿,鞋子的跟高得連亞媽也不認得,飾物給人的感覺很cheap。樓下的自家牌子我們又覺得不精緻,只會不停說:「唓!哩D款我駛咩喺度買呀?我去Giordano買好過啦。」
+++++
很久沒去「Shine」。那裡的衣,減到70-80% off,才能稱為正常價格。一雙鞋他們會標$4000的啦,「Toga」大晒呀?對準時間,1月頭該會減到二三折了。